知识块 #6B9AL5
#设计# 哈佛商业评论每期重点文章的配图都很赞,花了大功夫的
Robin  |  2019-12-07

对比而言,每期内容涉及为企业客户公关需要的文章确实就要弱很多,企业公关部确实也给不出有品质的文章。

两者都是有必要的,后者为前者提供经济支持,否则仅靠读者每期几十元钱的购书价格根本撑不起来这个质量。

数据来源 HBR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6B9AL5
延伸阅读
产品管理 俞军产品方法论 | 中信出版社

Uber 打车非常有特点的一个业务是 “用车高峰期动态调价”,尤其是下雪天等极端天气,更高的价格可以吸引到更多司机出来增加运力等。

但此类业务也面临一定的指责,比如价格提升是否合理,会不会借此机会抬高价格等。毕竟供需匹配背后的算法,在消费者眼中,这是一个黑盒子。

读到俞军在滴滴期间也面临的一个类似问题。中国市场在面临此类动态调价做资源配置时是面临很大的挑战的,比国际市场的挑战会大得多。

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也面临类似的场景,比如:为高优先级客户提供付费网络提速等。

我们认为此类业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到用户环境的接受度之外,叙事逻辑也变得很重要。所谓 “屡战屡败” 和 “屡败屡战” 会有很大的结果差别。“朝三暮四” 和 “朝四暮三” 也有很大的不同。

...

智慧城市 安城

智慧城市多为政府牵头的项目,一般来说相关招投标的信息披露相对完整。安城采集了2020年全年公开招标采购的 2,945 个项目信息,梳理了中国智慧城市领域的 Top 50 集成商。

Top 50 企业总共中标 1,839 个项目,中标金额合计 551.13 亿元,平均每家企业中标 6.78 个项目,平均中标金额 11.02 亿元,平均每个项目金额 2,997 万元。在全部统计项目样本中,Top 50 获得了 62.4% 的项目个数。

中国移动一共中标 250 个项目,合计中标金额 68.23 亿元,排名第一。

基于招投标披露信息的统计虽有误差,但也侧面反映了市场的结构。

数据中心 Voronoi

通过建筑面积来衡量数据中心的大小越来越不合时宜,因为越来越多高性能服务器,尤其是用于 AI 计算的机柜是极高计算密度的。通过用电的功耗来度量数据中心的能力是更加科学的指标。

2024 年全球 Top 40 数据中心市场中,美国 Virginia(弗吉尼亚州)的数据中心达到了 4,694 Megawatts,是全球最高的数据中心。北京以 1,864 Megawatts 排名第二。

需要留意的是变化增速,2023 年 Virginia 的数据中心总功耗为 2,552 Megawatts,而北京为 1,799 Megawatts。

注:数据中心在中国大城市的发展会受到节能减排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