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 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微软公司主要产品线,自 2016 年以来的增长情况。
按增长率看,Linkedin 最高,达到 350% 左右;服务器及云服务排第二位,近 200%。
从收入绝对值看,排名最高的是:服务器及云服务(526 亿美元)、Office 及云服务(399 亿美元)、Windows(230 亿美元)。
一直有一个观点,说 PC 市场如何如何没有增长,微软在移动侧 OS 又没有占到多大份额。但 Windows 这五年下来收入仍保持了较稳的增长。

Deutsche Bank 分析了微软在 2022 ~ 2025 连续四年的分季度云计算算力订单规模,趋势就是 “屡创新高”。
作为 Gen AI 提供计算资源的 “卖铲子的人”,云端算力服务需求暂未看到放缓趋势。
开源世界的大神程序员 Eric Raymond 认为:
① 好的软件作品,往往源自开发者的个人需要;
② 优秀的程序员知道写什么,卓越的程序员知道改写(和重用)什么;
即便是 Linus Torvalds 当年写 Linux 时也是找了别的内核起步,后面才逐渐换掉。
随着软件深入到各个领地,数字化时代的几乎所有产品开发都会首先考虑有无可重用的开源框架,然后围绕具体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
让项目先跑起来最重要,获得一种成长的势能,然后在分步骤进行底层的替换或者优化。
如何用最短的路径让新产品先浮现出大概的样子(比如:MVP 之类),方便样本客户先看到,公司领导、相关同事都看得到,这很重要。
除了 GPU,AI Infra(AI 基础设施)还涉及到配套产业链的多个角色:云服务商、数据中心(不动产部分)、设备制造、内存、安全、服务器和网络、电力等。
高盛预测了美国 2024Q1 到 2025Q4 的收入增长情况, 其认为 2024Q4-Q1 是电力配套的增长高峰,而云服务则一直保持高增长状态,2024Q4 会到很高的数字。
注:(1) 数字为年化收入的折算;(2) 这些数字是对应的产业角色的收入,AI 只是其中一个驱动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