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款 iPhone 时,这款划时代的明星手机只有一个型号。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苹果公司每年只发布一款新的 iPhone,其通过不同的手机存储容量进行了价格的区分。
通过把上一年的旧型号降价销售,苹果公司实际销售的手机为两到三个型号。这一策略一直延续到 2014 年之前,距离首款 iPhone 上市长达七年之久。
最近几年苹果增加了产品型号,其中 2017 年达到了 8 个在售型号,3 个新发布型号,5 个旧品型号继续销售。
几乎每位创业导师和风险投资公司都会建议初创企业,在最开始的阶段尽量只提供一款单品,集中你的所有力量。
我们能看到,即便是著名的苹果公司,其也是典型的单品策略。直到 2019 年,苹果每年新发布型号不超过三款。
从结果看,单品策略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苹果在手机的内容和服务上可以做的更 “深入”。可尝试比较一下,即使不包含硬件部分,苹果从每部手机上获得发挥空间和收入,以及 Google 在每部 Android 手机上的收入。

经济下行大背景下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这事儿泛泛说是说不清楚的。
以智能手机为例,全球这两年一直保持总量下行态势,但从手机价格段划分看,这几年也是 800 美元以上机型占比不断增加的几年。
以 Apple 为例,Pro / Pro Max 等高端机型在发布当季的占比越来越高。
K 字形在很多行当都不断出现,即:有的升,有的降。
智能手机通常是消费者的第一终端,所谓 “主终端”。而围绕智能手机的配套设备,也有大量的需求,形成了一种 “互补品经济”。
以 iPhone 为例,消费者会大量采购配套的 Apple 其他终端设备。
附图来自 Bloomberg Intelligence,针对美国消费者的调研。从渗透率看,Airpods(无线耳机)、Apple Watch(智能手表)和 iPad 位居互补品的前三位。
根据工业信息安全发展中心在 2021 年针对 1,445 家企业调研,中国制造业企业中 45% 的企业不具备在生产现场边缘端上云的处理能力。
有 35% 的企业工业通信网络覆盖率低于 20%,工业网络覆盖率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现场的边缘处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