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14HL92
#新冠经济# 瞄准远程办公的创业新机会
Robin  |  2020-07-27

新冠疫情导致远程办公成为主流,而远程办公的效率如何?相信大家都有各自的体会了。

有同事参加行业的某国际会议(在线版)抱怨开了几天会大家都昏昏沉沉,又是夹杂不同时区等。有朋友提了一个看法、所有人在远程会议时把摄像头都打开,效率就会暴增。

我的体会是,家里小朋友上网课,老师要求开摄像头和不开,小朋友的学习状态差别是非常显著的…

Sidekick 就是针对这个上下文的一家创业公司,其理念比较先进:

⑴ 应保持上班时间一直处于视频在线状态,而不是开会是才开摄像头;

⑵ 应有独立的一路视频沟通连接,不要和工作 PC 混在一起。

其定价是两个终端每月 50 美金,四个终端每月 100 美金,目前的版本是用户自己提供 iPad。

我感觉这个思路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每天八小时以上的远程视频沟通也许是一种趋势。

从通信行业角度,当然是欢迎这种创业方向,流量需求又要爆增啦。

数据来源 WSJ Sidekick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14HL92
延伸阅读
疫情 The Economist

Hacker News 由知名程序员及创业导师 Paul Graham 创立 Y Combinator 时创建,是一家关于计算机黑客和创业公司的社会化新闻网站。

经济学人根据 Hacker News 的招聘板块的帖子进行分析,发现 “Remote 远程” 和 “On-site 办公室现场” 两个关键字的出现频率发生了颠覆性逆转。

疫情爆发前,两者比例是很稳定的,大部分程序员工作还是要求去 “现场办公”,而随着时间的延续,77% 的岗位提及 “远程办公”。

大模型 Martian

生成式 AI 发展大趋势下,各种大语言模型(LLM)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 OpenAI 的 GPT 和 Google 的大模外,还有各种开源模型。在 Hugging Face 上宣称有 30 万种模型可供选择。

对于应用开发商而言,一种主流的手段就是像使用云计算算力一样,通过互联网 API 去调用大模型服务商的模型能力,然后按照使用次数去付费。

由于不同大模型的计算质量以及品牌有差别,此类 AI 算力服务的价格也差别很大。例如,GPT-4 会比 GPT-3.5-Turbo 贵 30x 倍;GPT-4 比其他某些模型服务商贵甚至 100x 倍。

这就给应用商带来一个问题,对于 “普通的计算请求” 是否也需要用 “很贵的 GPT-4” ?可否用便宜一些的其他模型服务来代替 GPT-4。

创业公司 Martian 就在走类似事情,其提供了...

Apple Financial Times

Apple 虽然是以 PC 起家,但走向大众更多还是靠移动设备,尤其是音乐播放器 iPod 的兴起。

看过一些分析,Apple 虽然 “颠覆” 了原有音乐及唱片行业,但 Apple 音乐也并没有赚到钱,基本是平进平出。当然 Apple 赚到了 iPod 硬件的钱,这是其商业模式的设计。

附图展示了 iPod、iPhone 和 iPad 的出货量变化,其实还应该增加一个 AirPods 的数据。